萧浔身着玄色龙袍登上主舫,接过刻有御印的灯盏放入湖面。群臣见状,纷纷将写满祈愿的素绢抛洒入湖,墨字在粼粼波光中渐次晕开,随水波起伏不定。
这场水官祭典,前朝后宫皆顺遂无虞。
午时正,解厄宴于镜渊湖畔的临波殿开席。
三十六张金漆雕花长案沿水榭排开,帝后、嫔妃、朝臣、外命妇按品级落座。
萧浔举杯道:“今日恰逢下元水官解厄之期,朕与诸君共沐神恩。水官乘龙巡海,涤荡秽浊,赐福万民。愿这一湖碧波解天下厄难,佑我大虞风调雨顺、河清海晏。”
众臣齐呼:“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浔将酒洒于地面,宫女上前续斟。
继而臣子们纷纷应制赋诗:有人吟:“镜渊澄碧接天光,玉辇临渊祷八荒。水府降祥绵帝业,龙文蘸浪颂轩皇。”
有人诵:“玄舟载愿破沧溟,宝印灯浮紫霭凝。湖海倾波为砚水,天章直写帝功恒。”
更有人直抒胸臆:“圣主临湖解厄忙,恩波万里润八方。金樽洒处阴霾散,玉宇澄清日月长。瑞霭浮空凝御辇,祥光映水耀龙章。从今四海皆称庆,岁岁欢歌拜帝王。”
乐声渐起,宫中乐师奏响《水官解厄乐》,旋律悠扬,似能洗尽人心尘埃。
沈太后饮过半碗乌鸡汤,以帕拭唇,笑对皇帝萧浔道:“今日钦安殿祭典,沈良人颇费心思。从宫灯纹样到供品摆置皆合水官之意,连檀香中混的松针香,也是她特意吩咐御香局调制,言能安神定气。”
她顿了顿,以银匙轻拨碗中枸杞,“难得她这般知书达礼又细致周全,皇上当厚加赏赐,也好让后宫明了,懂规矩、肯任事者,宫中从不吝惜恩渥。”
“哦?今日钦安殿祭典,竟是由沈良人总领操办?”萧浔执玉杯的指尖微滞,眸光似有若无地斜睨向身旁的皇后余少云。
余少云指尖轻攥袖口,即刻柔声辩解:“陛下容禀,妾身近日六宫事务繁杂,实在无暇分身,才着令周婕妤与沈良人协理下元节祭典诸事。”
萧浔将目光自皇后身上移开,转向沈太后时,唇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既然母后都开口提及,这赏赐自然是要给的。”
他将玉杯轻搁于案,声线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仪:“周婕妤协理祭典有功,着赐云锦三匹、赤金镶玉步摇一支;沈良人筹谋周详,赏紫笋贡茶两罐、羊脂白玉缠枝镯一对,以彰其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