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同盟政府陆军本部,对日特别情报办公室。
电扇徒劳地转着,吹不散满屋的烟味。
李铮揉了揉发红的眼睛,钢笔尖在最后一份报告上顿了顿,终于签下名字。
自从南都沦陷后,他因包国维事件受牵连,在中统坐了半年冷板凳。
直到何印卿一纸调令,把他塞进了这个直接对陆军本部负责的新部门——理由很简单,没人比李铮更清楚日军"蒲公英计划"的渗透手段。
窗外传来隐约的雷声,李铮抬头看了眼阴沉的天色,抓起报告快步出门。
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里,刚从54军调任陆军本部的郭汝瑰正在接电话,见他进来,匆匆挂断。
"确定了?"郭汝瑰压低声音。
李铮没说话,只是把文件递过去。郭汝瑰快速翻阅,眉头越皱越紧,突然合上文件夹:"我这就去见总长。"
暴雨终于倾盆而下。
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像无数焦急叩门的手指。
"他于本月十五日抵交趾河内,下榻大南饭店。
据情报人员观察,其多次在席间称:'近卫三原则实乃救国之策'。"
"日军第三师团突然撤离义阳前线,转调至苏浙交界。同时,晋省第四十一师团抽调精锐西撤,疑似镇压协约党游击队。"
"影佐侦召、犬养间等日本副员秘密抵沪。
河内站情报显示,梅斯品秘密登上前往上沪的汽轮。另在渝城周边地区发现伪造《同盟日报》,内容刻意渲染物价与败绩。"
雨点敲打着议长办公室的雕花玻璃窗,屋内却静得可怕。
陆军总长将那份绝密报告轻轻放在红木办公桌上,深褐色的皮革文件夹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议长的手指缓缓划过纸页,指甲在那三个字的名字上停留了片刻,留下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划痕。
"消息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