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落座,两人间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姜小姑瞥见桌上的茶水,忙取了个干净杯子要倒,手忙脚乱间,却把旁边一个杯子碰翻在地。
姜小姑暗自懊恼:这死手,今儿个怎的这般不争气!实在太丢人了!
赵启英接过她手中的杯子,温声道:“我来吧。” 靠近时,一缕发丝不经意划过姜小姑的脸颊,她慌忙往后退了一步,脚却撞上凳腿,“嘶” 地低呼一声。
赵启英忙看过去:“脚没事吧?” 说着把一杯温水递到她手边。
“没事,就碰了一下。” 姜小姑接过水杯,轻声问,“你怎么过来了?”
“母亲让身边的姑姑捎了口信。”
“哦哦。” 姜小姑应了一声,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
自见到他,心跳就没慢下来过,手脚也像不听使唤一般 —— 先前见他也没这般紧张,她在心里暗骂自己没用。
赵启英接过话头:“那姑姑只说铺子这边何夫人带人闹事,具体是怎么回事?若方便,可否与我说说?”
姜小姑想起芳霏常说的话:两人相处,最怕一个不问,一个不说。男女相处的道理,最要紧的是彼此沟通,还有那份愿意分享的心意。
虽不知芳霏这经验是从哪儿学来的,听着倒也实在有理。
只是后宅这些阴私琐碎,不知他愿不愿听。姜小姑沉吟片刻,开口:“我倒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不知你肯不肯听这些后宅里惯用的弯弯绕绕。”
赵启英瞧着眼前姑娘,方才蹙眉沉思的模样,原是在顾虑自己的心意,话到嘴边竟带了几分甜蜜:“只要是你想说的,我都洗耳恭听。”
姜小姑霎时红了脸,攥紧手中的杯子,定了定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一遍。
见赵启英听得专注,半点没有不耐烦,她心头渐渐松快下来,竟还生出几分说不清的欢喜。
说完,姜小姑想起后续,虽芳霏说没事,她心里终究悬着,忍不住问:“若是这事牵连到芳霏,可怎生是好?”
赵启英心头一喜:她这是在向我求助?未来媳妇这是把我当依靠了!脸上却努力压着笑意 —— 她正愁着呢,可不能笑出来。
他沉声应道:“何知府不敢动芳霏的,有顾夫人在。” 心里却补了句:还有我在。我们赵家,也不是好惹的。
“嗯,幸好有顾夫人在。只是我半点帮不上芳霏,反倒事事要靠她。” 姜小姑说着,嘴角微微往下撇,带了些沮丧。
赵启英瞧着她这模样,真想伸手替她把嘴角扯上去,可终究按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