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棘手的是沿海古城项目。当地某领导的亲戚控制着多家建筑公司,对安居的介入感到威胁。
“我们不是来抢生意的。”王安与这位领导喝茶长谈,“安居只负责顶层设计与技术支持,具体施工可以交给当地企业,前提是必须达到我们的标准。”
经过长达四小时的磋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领导豁然开朗:“王总的思路确实不同,不是来分蛋糕,而是把蛋糕做大。”
六个月后,首批合作项目全部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原市的智慧新区开始破土动工;西部新区产业招商率较合作前提升35%;沿海古城的数字化保护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点名表扬。
安居研究院的知名度与日俱增,更多城市前来寻求合作。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合作伙伴评估体系。”王安对团队强调,“宁缺毋滥,每一个输出项目都代表着安居的品牌。”
与此同时,研究院开始系统性地培养“模式输出官”,由安居内部精英担任,负责驻场指导合作项目的落地。
“这些人将是安居基因的传递者。”王安亲自为首批模式输出官授课。
一年半后,安居模式已成功落地五座城市,品牌授权与咨询服务收入突破4亿元。市场开始用“安居系”来形容那些采用安居标准的城市项目,成为品质与创新的代名词。
春暖花开时节,王安再次站在南锣湾的观景台上,目光却投向更远处。沈佳不知何时来到身边。
“在想什么?”
“在想下一步。”王安轻声回应,眼中闪烁着雄心壮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经历城市化浪潮,他们需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这正是安居的强项。”
沈佳笑了:“从一家养老院,到全国复制,再到国际舞台。安居的边界,似乎永远在扩展。”
王安握住她的手:“因为家的概念无边界。安居不只是在建设物理空间,更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更美好的城市形态。”
两年整,系统任务圆满完成。安居模式成功在六个城市落地生根,咨询服务和品牌授权收入达到6.5亿元,超额完成目标。
系统奖励应声而至:【“复杂项目管理与跨区域协同”最佳实践库,解锁“特许经营与品牌联盟”战略体系。】
安居,这个起步于养老产业的“黑马”,如今已成为中国新型城市发展领域的金字招牌。而王安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请大家收藏:()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