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安居未来实验室”正式挂牌的日子。
清晨七点,王安已站在实验室预留基地,望着眼前这片即将承载人类命运的土地,心潮澎湃。
“这里即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地方。”王安轻声自语,呵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转瞬即逝。
沈佳裹着羊绒围巾走来,递上一杯热咖啡:“准备好了吗?今天全球媒体的眼睛都盯着你。”
王安接过咖啡,指尖感受着杯壁的温度:“比起外界的聚光灯,我更在意那些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上午十点,安居大厦会议中心。数百家媒体云集,直播信号通过卫星传向全球各地。王安站在“安居未来实验室”的标识前,目光如炬。
“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挑战之一。”王安的声音坚定有力,“安居未来实验室将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大规模的水资源解决方案。”
随后,王安面向全球发布“英雄帖”:“我们诚邀水资源、材料科学、人工智能、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精英加入这场挑战人类极限的征程!”
全息投影上展示着实验室的宏伟蓝图与丰厚薪酬——不仅是物质回报,更有“参与改变世界”的历史机遇。
“关于安居未来实验室,您能透露更多细节吗?”一位记者提问。
王安微笑:“我们将建造世界最先进的跨学科研究基地,配备量子计算集群、纳米材料实验平台和海水模拟环境。我相信人类的智慧,能够突破看似不可能的边界。”
发布会结束后,安居的招聘网站几乎被全球申请者挤崩。简历如雪片般飞来,从麻省理工的教授到硅谷的工程师,从欧洲皇家学院的研究员到非洲的水利专家。
“王总,申请者太多了,我们需要更精确的筛选机制。”人力资源总监汇报。
正当此时,熟悉的系统提示在王安脑海中响起:【“人才争夺战亦是安全保卫战。建议投入1亿元建立多层级安全审查与反渗透体系,利息:三个月内成功识别并阻止至少一次针对核心技术的窃取企图。”】
“我接受。”王安在心中默念,随即对团队宣布:“除了能力评估,还要建立严格的身份审核与背景调查机制。这不仅关乎人才质量,更关乎国家安全。”
两周后,安居总部安保中心。王安正与安保负责人审阅最新安全系统方案。
“三重加密通信网络、行为识别AI、量子级加密协议…”王安翻看着方案,“看起来很全面,但我担心内部威胁。”
安保负责人点头:“已纳入考虑。每位研究员都会经过心理评估,关键区域实行双因素身份验证。”
第二天,一份特殊的简历引起了王安的注意——苏菲·陈,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副教授,华裔血统,年仅30岁,在水分子结构与高效过滤材料领域已发表二十余篇顶级论文。
“她两年前拒绝了谷歌的高薪聘请。”人力资源总监补充,“对金钱似乎不太看重。”
“尽快安排视频面试。”王安放下简历,眼中闪过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