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十国风华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直接动手(第2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直接动手(第2页)

郭荣的笑声渐渐淡去,他的指尖轻轻在案几上勾勒着无声的圆圈,眼神缓缓沉凝道:“倚重二字,轻启朱唇间似乎轻而易举,然而真正践行起来,却犹如负重攀峰,步步维艰。若论血脉相连,此人乃是陛下嫡亲的外甥,血脉之情,割舍不断;而论及才能,他也算得上是骁勇善战,颇有将才之风。只是我心中所忧,正是恐怕有朝一日,他会以此为凭,借血脉之名大做文章。到那时,他或许会比那王殷更加难以对付,成为一块更难啃的硬骨头。”

杨骏笑意敛去,语气愈发恳切:“王爷,李重进的底气,一半来自血脉,一半来自禁军的‘旧情’。若能让他的‘旧情’分分流,这底气自会弱下去。据我所知,殿前司有个叫王审琦的内殿直都知,当年跟着李重进从河中府出来,却因去年粮饷之事与他生了嫌隙。此人善练兵,却一直没机会升指挥使——王爷若奏请陛下,提拔王审琦为指挥使,分管殿前司兵马整训,李重进纵有不满,也挑不出错,毕竟‘提拔旧部’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郭荣眼中闪过一丝兴味道:“提拔他的人,分他的权?这倒是个法子。可王审琦会领我的情吗?”

杨骏肯定道:“他会的,王爷,王审琦的老娘前年中风,一直想请个汴京的名医调理,却苦于人微言轻,求告无门。王爷若让人把太医院的张御医请到他家去瞧诊,再送些舒筋活络的药材——这份情,比升官的文书更能焐热人心。”

郭荣闻言,微微颔首,赞许之色溢于言表:“言之有理。既然王审琦肩负起整训重任,自当遵循我所立之规矩。我们不妨立下一条新规:殿前司下辖各营,需按月呈报操练成效至枢密院,由我亲自审阅。李重进妄图借整训之名,私结党羽,却难逃王审琦这一关卡——王审琦既得提拔之恩,必事事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偏私袒护之举。”

杨骏闻言,躬身行礼,言辞恳切:“王爷此计,实乃妙着。既安抚了禁军将士之心,又悄然削弱了李重进之势,较之于直接剪除,更显稳重而周全百倍。”

郭荣缓缓踱步至窗前,目光温柔地拂过庭院中,被皎洁月光轻抚、边缘镶上银辉的海棠枝桠,语气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释然:“稳重,二字千钧,正是时下最为关键之处。李重进,他非王殷可比,其麾下的禁军,乃是京城不可或缺的坚固盾牌。试想,这盾一旦有裂,又有谁能挺身而出,抵挡住北汉凌厉的箭矢与契丹锋利的刀锋?待到明日,我入宫面圣之时,自当向父皇提议,擢升王审琦——至于缘由嘛,便言‘殿前司正值整训之际,亟需一员虎将坐镇,而王审琦治军严谨,实乃不二人选’。父皇历来注重实效,此事想必能得他首肯。”

杨骏躬身道:“王爷思虑周全,只要陛下点头,李重进纵有不满,也只能应承……”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十国风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