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许过愿吗?”他问。
“许过。”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像耳语,“希望能遇到个懂星星也懂旧书的人。”
于书杰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刚想说些什么,就见于云往前跑了几步,指着村口的老槐树:“你看!真的有光!”
月光下,老槐树的枝桠间似乎真的浮动着淡淡的光晕,像撒了层碎银。于云跑到树下,张开双臂抱住树干,像抱着个老朋友。于书杰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被月光染成银白色的发顶,突然觉得,太爷爷日记里写的“人间最暖是烟火”,大概就是眼前的样子。
第三章 风雨中的相守
整理家谱的日子并不轻松。那些泛黄的纸页脆得像饼干,稍一用力就会碎掉,于云得戴着白手套,用特制的镊子一页页翻开,再用相机拍下内容。于书杰就在旁边帮她记录编号,偶尔给她递杯水,或者提醒她休息。
有天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老旧的祠堂漏起了雨,装家谱的箱子眼看就要被淋湿。于云想都没想就扑过去,用自己的外套盖住箱子,于书杰赶紧找来塑料布,两人手忙脚乱地把箱子搬到墙角的桌子上。
等雨小些时,于云的后背已经湿透了,嘴唇冻得发紫,却还在检查家谱有没有被淋湿。于书杰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外套上还带着他的体温,混着淡淡的洗衣液香味。
“你傻不傻?”他的声音有点急,“家谱重要,你自己就不重要了?”
“这是好几代人的念想,不能毁在我手里。”她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倔强的光,像极了太奶奶沈明英——太爷爷的日记里写,当年洪水冲毁仓库,太奶奶也是这样,用身体护住了装种子的袋子。
于书杰没再说话,只是默默生了盆炭火,让她烤烤手。火光跳跃着,映在两人脸上,祠堂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外面的雨声。于云烤着手,突然打了个喷嚏,于书杰赶紧去找姜,想给她煮碗姜汤。
“不用麻烦了。”她拉住他的手,他的手很暖,像炭火一样,“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他们坐在炭火旁,借着光翻看太爷爷的日记。其中一页画着棵简单的槐树,旁边写着:“明英说,树要扎根,人要安心,日子才能像槐花一样,年年都有盼头。”
于云的手指轻轻拂过那行字,声音低低的:“我外婆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人这一辈子,就像天上的云,看着飘得远,其实根总在一个地方。”
于书杰看着她,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一直觉得宇宙的浪漫在于浩瀚,却忘了人间的浪漫藏在这些琐碎的字句里——是太爷爷写“明英的槐花饼”,是于云外婆说“根总在一个地方”,是此刻炭火的温度,是她拉住他手时的力度。
“于云,”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抖,却很坚定,“我觉得,我的根找到地方了。”
于云抬起头,眼里像落了雨,亮闪闪的。她没说话,只是往他身边靠了靠,肩膀轻轻碰到他的肩膀,像两株挨在一起的树。
雨停的时候,月亮又出来了。他们走出祠堂,老槐树下的石凳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于云坐上去,拍了拍旁边的位置:“来坐,外婆说这石凳能治腰疼。”
于书杰坐过去,石凳果然带着种温润的凉意,很舒服。他看着于云的侧脸,月光落在她耳后的痣上,像颗安静的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知道吗,我研究了很多年星空,总觉得那里有答案。”他轻声说,“但现在才发现,答案不在天上,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