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叔弯腰赔笑直到火把散尽,转头却把少年拉到柴房:"小子,要做就做的隐蔽些。"
于是,少年的工坊便搬到了后山山洞。
他还开始接受一些外来订单,不问来者是谁,只要给得起价钱。
渐渐地,有些陌生面孔开始出现在青林村。
他们或是满脸刀疤的彪形大汉,或是眼珠乱转的瘦小男子,总在深夜摸到后山。
原来,他们都是来找那位少年的,也不知到底是谁、又是如何才最先发现的这个奇人。
少年不问来路,只管收钱交货。
第一架折叠云梯让西边山上一个黑虎寨的盗匪翻进了玉罗城的粮仓;第三批袖箭在苍岭古道留下了七具商队护卫的尸体。
"小匠人"的名号像野火般在绿林道上传开。
订单越来越多,少年工坊里的油灯再没熄灭过。
那一日,山道上的晨雾还未散尽,一个眉眼青秀的布衣少女突然从老槐树后闪出来,双臂张开拦住少年去路。
"哎!你要去哪?"她声音发颤,目光落在少年肩上那捆泛着青光的铜管上——那些管壁刻着细密的螺旋纹,分明是改良过的火器部件。
五年前,少年曾为她家做过一架自动筛谷机。
那时木轮转动扬起的谷屑像金粉般洒满院落,少女那时还是一个小女孩,还记得他鼻尖沾着木屑的笑容比秋阳还暖。
如今小女孩已经长成了大姑娘,而那双曾灵巧组装农具的手,正攥紧捆铜管的麻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大家以前多敬重你......"布衣少女话未说完,少年已侧身要从她旁边挤过去。
"让开,我赶时间。"他眼皮都没抬,铜管碰撞声冷得像冰。
"你变了!"少女突然拽住他褪色的衣角,"以前的你会给王婆婆修纺车,会帮村塾做算盘——"
"闭嘴!"少年猛地甩开她的手,铜管"哗啦"砸在碎石路上。
他额头暴起青筋,一脚踢飞挡路的山石:"你们懂什么?知道一套精钢齿轮要多少银钱?"飞石撞在崖壁上,惊起几只寒鸦。
少女踉跄后退,眼中水光比晨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