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第二的还是元老太太,上周刚走的时候打进来的。
用一个硬直的形容来描述元殊青,那大概是他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任何能跟别人快速建立联系、构成关系网的工具他都兴致缺缺。
越是相处,越觉得这个人好像那种从小没接触过什么人的高塔公主、大家闺秀。多年不见人影,来到真正的人世间怎么也不能适应。
他的联系方式比殷舜还金贵。
元殊青没觉得殷舜擅自挪用他的手机有什么不对,就算锁屏换成了他们俩的合照,毕竟上一张也是。
这次的研学老教授打算暂停。
昨天的事故闹出不小的动静,有相关人员帮他们处理后续,回国的行程都安排好了。
下午见面问问情况,当晚就能回去。
元殊青坐在老教授身边,正对着会议桌另一边的殷舜。
对方还没有外交相关的职务,和他们最大的关联大抵只有,他们都出身于临海市。
但是想找理由怎么样都是理由。
初次相见,老教授对殷舜的印象就成了清和有礼、滴水不漏的青年才俊。昨晚没有休息好,白天也依然能情绪稳定地进入工作状态,快而准地处理这次的事。
现在社会上愈发推崇理性的Alpha,能够弱化天性里的不安定和极端,在人们眼里是极为优越的品格。
尤其是殷舜还这样年轻。
老教授直爽地将元殊青指给殷舜,“这是我才带的学生,小殷你们可以认识一下。”
一个是喜欢的学生,一个是欣赏的年轻人,研究了一辈子学术的老人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巧的事。
说到底并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