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1章 姚兴——从"救火队长"到"晚不保"的双面帝王(第3页)

第11章 姚兴——从"救火队长"到"晚不保"的双面帝王(第3页)

姚兴听了尹纬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顿时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下大错。他当即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决定继续让姚泓担任太子。

然而,尽管姚兴已经改变了主意,但姚泓和姚弼兄弟俩之间的仇怨却已经结下。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就像一颗隐藏在暗处的毒瘤,正在悄悄地酝酿着,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

在这场激烈的太子之争背后,实则隐藏着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博弈。姚弼,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子,为了登上太子之位,不惜暗中勾结众多朝中大臣,编织起一张庞大的权力网络。这些大臣们各怀鬼胎,有的是为了谋取私利,有的则是出于对姚弼的个人忠诚,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成为了姚弼争夺太子之位的有力支持者,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与此同时,姚泓虽然生性仁弱,但他的善良和正直也赢得了不少忠诚大臣的拥护。这些大臣们坚信姚泓才是合适的太子人选,他们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为姚泓的地位保驾护航。

然而,这场争斗并不局限于朝堂之上。后宫之中,张氏也在为自己的利益而精心盘算。作为皇帝的宠妃,她深知这场太子之争的重要性。她希望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押对宝,确保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得以继续稳固。于是,她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各方势力周旋,试图左右局势的发展。

各方势力在暗中较劲,互不相让,整个皇宫都被一层紧张压抑的氛围所笼罩。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一步走错便会万劫不复。在这风起云涌的局势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从英明神武到昏招频出

前期的姚兴,可谓是风光无限。他以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将后秦治理得井井有条、繁荣昌盛。

姚兴深知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于是果断地派遣军队西征。这支军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河西走廊的各个据点,成功打通了与西域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的打通,不仅促进了后秦与西域各国的经济交流,还使得后秦的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财富如滚雪球般增长。

与此同时,姚兴与东晋表面上保持着“友好交流”的关系,实则暗藏玄机。他巧妙地利用东晋的疏忽,趁机发动战争,毫不费力地夺取了东晋的几个城池,进一步扩大了后秦的版图。

在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上,姚兴心情愉悦,高举酒杯,意气风发地大笑道:“当年爹弑君惹的祸,朕全洗白了!”他的笑声在宴会厅中回荡,大臣们见状,纷纷起身高呼万岁,一时间,宴会厅内充满了对姚兴的歌功颂德之声。

然而,此时的姚兴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众人的吹捧之中,他没有察觉到自己眼中潜藏的一丝膨胀。这丝膨胀,就像一颗毒瘤,在他的内心深处逐渐生根发芽,而这,也正是他走向堕落的开始。

转折点发生在弘始十八年,这一年对于后秦来说,是一个命运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后秦在姚兴的统治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即将降临。

不知从何时起,姚兴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愈发不可收拾。他开始频繁地与高僧鸠摩罗什大师交流,探讨佛法的奥秘。他们常常一谈就是一整天,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有一次,当他们讨论到"因果报应"这个话题时,姚兴的情绪突然变得异常激动。他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满脸焦虑地问道:"大师!我爹杀苻坚,是不是因为前世造孽?"鸠摩罗什大师显然没有预料到姚兴会如此发问,他稍作思考后,正准备回答,却发现姚兴已经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姚兴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姚苌杀死苻坚的场景,以及苻坚在临终前对姚苌的诅咒。他越想越觉得这一切都是因果报应的结果,心中的恐惧和不安愈发强烈。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姚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下令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建造寺庙,让百姓们都来学习佛法。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父亲的罪孽,为后秦带来福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