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2章 姚泓!生不逢时的“佛系皇帝”时代浪潮拍碎的悲情末路(第3页)

第12章 姚泓!生不逢时的“佛系皇帝”时代浪潮拍碎的悲情末路(第3页)

姚泓常常感叹:“还是佛门清净啊……”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寺庙似乎成了他唯一的避风港,一个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烦恼的地方。

二、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

姚兴驾崩的那一天,天空仿佛也感受到了姚泓的悲痛,阴沉沉的,一片灰暗。姚泓站在父亲的灵柩前,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的哭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让人闻之动容。

姚泓知道,父亲的离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父亲不仅是他最亲近的人,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引路人。如今父亲已逝,他就像失去了依靠的孩子,茫然失措。

然而,姚泓也明白,他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是后秦的皇帝,肩负着治理国家、保卫人民的重任。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缓缓地坐上了龙椅。

然而,当他真正坐上那个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座位时,他才发现,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得多。父亲留给他的,并不是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帝国,而是一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东边,匈奴赫连勃勃的军队如饿狼一般,四处劫掠,不断蚕食着后秦的领土。赫连勃勃野心勃勃,对后秦的土地和财富垂涎三尺,他的侵略行为让后秦的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西边,鲜卑人也对后秦虎视眈眈,他们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对后秦发起致命一击。鲜卑人的强大实力让姚泓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他们的突然袭击。

而在国内,姚泓不仅要应对外部的压力,还要面对姚弼的残余党羽。这些人对失败耿耿于怀,他们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在暗中策划着各种阴谋诡计,妄图推翻姚泓的统治。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蛊惑人心,使得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给姚泓的统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大臣们心急如焚,纷纷跪在姚泓面前,满脸忧虑地齐声说道:“陛下啊,如今局势已然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还望陛下速速定夺,想出一个应对之策啊!”姚泓眉头紧锁,凝视着手中父亲遗留下来的治国笔记,仿佛能从那泛黄的纸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反复琢磨,然而却始终不得要领。

过了许久,姚泓才终于憋出一句话来:“要不……咱们先想办法安抚一下百姓吧?”在他的观念里,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百姓生活安定、心情愉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在这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乱世之中,他的这种想法显得是如此的天真和不切实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面对赫连勃勃的挑衅,姚泓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智慧。他深知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破坏和伤亡,因此决定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策略——以德服人。

赫连勃勃率领军队如饿狼一般,迅速攻占了后秦的三个城池,这无疑是对姚泓的一种公然挑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姚泓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他反而派遣使者前往赫连勃勃的营地,送上了大量的牛羊美酒。

使者转达了姚泓的话:“夏王要是缺东西,直说就是,何必动手呢?”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姚泓的深意。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赫连勃勃传达一个信息:他并不想与赫连勃勃发生冲突,而是愿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赫连勃勃听到这番话后,差点笑掉了大牙。他对姚泓的“以德服人”策略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姚泓的软弱和无能的表现。他轻蔑地说道:“这皇帝怕不是个傻子吧?”

赫连勃勃的嘲笑并没有让姚泓改变自己的策略。相反,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然而,赫连勃勃并没有因为姚泓的善意而收敛自己的行为。相反,他转头又攻占了后秦的五个城池,这无疑是对姚泓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当姚泓得知这个消息时,他终于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他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茶杯瞬间破碎,茶水四溅。然而,愤怒过后,姚泓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与赫连勃勃这样的对手硬碰硬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