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接过名片,看清上面的字样后,脸色微变,连忙侧身:“原来是杜先生,请进请进,会长正在后院抚琴。”
穿过前院的天井,绕过刻着“渔樵耕读”的照壁,便是烟雨楼的后院。一座小池塘中,几尾红鲤在雨丝中游弋,池边的水榭里,林墨涵正坐在一张古琴前,手指悬在琴弦上,目光望向池塘中央的石舫。
“林会长,”杜志远走进水榭,雨声被隔绝在外,“打扰了。”
林墨涵转过身,看到杜志远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杜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坐。”他示意老管家上茶,“锦溪不过是个小镇,不知杜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闻贵商会近日有些纷争,县里希望我们来看看,能否帮着调解调解。”杜志远开门见山,目光落在林墨涵放在琴几上的手上——那双手保养得很好,指甲修剪整齐,但虎口处却有一层薄茧,不像是常年抚琴之人该有的。
林墨涵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淡淡道:“不过是些商业上的分歧,劳杜先生挂心了。锦溪商会百年传承,自有一套解决纷争的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杜志远放下茶盏,“林会长,孙老板的湖丝、赵老板的漕船,这些‘意外’恐怕不是简单的管理疏漏吧?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会影响古镇的生意,甚至……闹出更大的乱子。”
林墨涵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茶水在杯中轻轻晃动。他沉默片刻,抬眼看向杜志远:“杜先生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杜志远的目光锐利如刀,“锦溪商会的纷争,究竟是利益之争,还是有人故意搅局?”
第二章 蛛丝马迹:青石巷陌寻隐情
雨停了,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给湿漉漉的古镇镀上一层银辉。杜志远与老张离开烟雨楼时,林墨涵没有挽留,只是让老管家送他们到门口。
“杜队,你注意到林墨涵的手了吗?”走出巷口,老张低声问,“那双手不像文人,倒像常年握船桨或者……刀具的。”
“我也注意到了。”杜志远点点头,“而且他刚才提到‘规矩’时,语气里有种不容置疑的强硬,不像个普通的商会会长。”
两人沿着河道往镇公所走,石板路上倒映着朦胧的月光。路过一家灯笼铺时,老板正在收摊,见他们路过,热情地打招呼:“两位先生是外地来的吧?这么晚还没歇着?”
“我们来办点事。”杜志远停下脚步,“老板,听说最近商会闹得很凶?”
灯笼铺老板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可不是嘛!林会长和赵老板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前儿个还差点动了手。要说这事儿,也不怪赵老板他们着急,码头的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可林家人还是按老规矩收钱,谁受得了?”
“听说孙老板的货也出事了?”老张接过话头。
“唉,谁说不是呢!”老板叹了口气,“孙老板那批湖丝可是运往上海的,损失大了去了。说来也怪,那天的潮水根本不像是自然涨的,倒像是有人在 upstream 开了闸门。”
“上游?”杜志远追问,“锦溪的上游是哪里?”
“就是镇北的‘分水闸’啊,”老板指了指北方,“那闸是当年修水利时建的,归商会管,平时都是林会长家的远房侄子林小虎在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