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6章 万历清算张居正(第2页)

第46章 万历清算张居正(第2页)

潘晟的罢官,成了清算张居正的导火索。紧接着,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被免去锦衣卫指挥的职务,发配到云南充军;另一个儿子张嗣修,原本是榜眼(科举考试殿试第二名),也被革去功名,贬为庶民。

万历十一年三月,辽东巡按御史郭惟贤上奏,说戚继光镇守蓟州时,“靡费军饷,所修敌台多为豆腐渣工程”,请求朝廷彻查。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铁,这是朝野皆知的事,郭惟贤的奏折,明摆着是冲着张居正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万历想起戚继光当年带着戚家军进京,张居正让他们在宫门外操练,自己站在城楼上,接受百官的恭维,那时候的戚继光,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傲气。“准奏!”皇帝咬着牙说,“把戚继光调往广东,当个闲职总兵,让他好好反省!”

消息传到蓟州,戚继光正在巡视长城。他抚摸着亲手督建的敌台,那砖缝里的糯米汁还散发着淡淡的米香,怎么就成了“豆腐渣工程”?他望着北方的草原,突然想起张居正去年给他写的信,说“蓟州安稳,便是大明安稳,待我致仕,便来与将军共饮长城上的西北风”。如今人去楼空,诺言成空,只剩下这呼啸的寒风,像在为他送行。

更狠的还在后面。万历十一年四月,抄没张居正家产的圣旨降下。钦差大臣丘橓(shùn)带着锦衣卫,气势汹汹地冲进江陵(今湖北荆州)张居正的老家。《明史·张居正传》记载,这次抄家“锢其门,子女多饿死者”,意思是封锁了张家大门,不让人进出,张居正的子女很多都饿死了。

丘橓为了逼张家交出钱财,把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吊起来打,还当着他的面拷打他的妻妾。张敬修不堪受辱,写下血书后自杀,血书上说:“先父一生为国,虽有专权之嫌,却无贪污之实。丘橓等人构陷(gòu xiàn,设计陷害)忠良,必遭天谴!”

血书传到京城,万历看都没看,就扔在了一边。他正在清点从张家抄来的财物——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还有无数的古玩字画。“这就是你说的‘节俭’?”皇帝对着空荡荡的朝堂,像是在对张居正说话,“先生啊先生,你骗得朕好苦!”

其实,这些财物里,大部分是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做生意赚的,还有一部分是万历皇帝历年的赏赐。真正属于张居正自己的,其实不多。《万历野获编》里说,张居正生前“不事家产,所居宅第,还是先帝赐的”,可这些,没人愿意告诉愤怒的皇帝。

抄家的同时,张居正的谥号被剥夺,官爵被追削,连他的牌位都被从孔庙(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有时也会供奉历代名儒)里扔了出来。曾经风光无限的“救时宰相”,一夜之间成了“奸佞权臣”。

那些曾经依附张居正的官员,死的死,贬的贬,朝堂为之一空。万历皇帝终于觉得自己真正掌握了权力,他废除了考成法,让一条鞭法在很多地方名存实亡,还把张居正定下的“永不加赋”的规矩抛在脑后,开始派太监去各地采矿、征税,美其名曰“充实内库”。

有一次,万历在文华殿召见大臣,得意地说:“如今朝堂清明,再无权臣擅权之事了。”吏部尚书孙丕扬却忍不住说:“陛下,考成法废除后,地方赋税拖欠又起,辽东军饷已经三个月没发了……”

“住口!”万历打断他,“朕自有安排,不用你多嘴!”

孙丕扬只好闭嘴,心里却叹了口气。他想起张居正当年推行考成法时,虽然严厉,可国库充盈,边疆安稳。如今张居正被清算,新政被废除,看起来皇帝赢了,可这大明江山,开始慢慢摇晃起来。

万历十二年正月,万历皇帝下旨,彻底废除张居正的所有新政。此刻的万历皇帝,正站在皇宫的角楼上,看着漫天飞雪,心里充满了复仇的快感。历史告诉我们,这场清算,不仅埋葬了张居正,也埋葬了他自己励精图治的雄心。从此以后,他渐渐疏于朝政,沉迷于酒色,明朝,也一步步走向了衰落。风雪中,仿佛还能听到张居正的叹息:“我之进退,关乎国之安危,虽万死不辞。”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