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乔再次行礼,"多谢老丈指点。为表歉意,我们愿意送二十双草鞋给贵村,算是补偿。"
渔夫们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个外乡人如此通情达理。老渔夫捋了捋胡子,"罢了,看你是个明事理的。以后要割芦苇,提前说一声就行。"
危机就此化解。回窑场的路上,赵大锤仍愤愤不平,"乔哥儿,干嘛对他们那么客气?江边的芦苇又不是他们种的!"
林乔摇摇头,"大锤哥,咱们是外乡人,要想在这里扎根,就得学会与当地人共处。今天若真打起来,县丞会偏向谁?"
赵大锤沉默了。
"我已经想好了,"林乔继续说,"明天我去拜访那个渔村,看能不能用我们的草鞋换他们的鱼。大家天天吃粗粮,也该见见荤腥了。"
赵大锤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
当晚的族会上,林乔提出了更长远的计划:"现在我们有编织收入和劳役收入,温饱暂时不愁。但要想真正在这里扎根,必须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
"可咱们哪有钱买地啊?"王大山愁眉苦脸地说。
"慢慢攒。"林乔坚定地说,"我已经打听过了,县城西边有片荒地,离江不远,价格应该不贵。我们先买一小块,盖几间房子,慢慢扩展。"
"乔哥儿,"堂叔林老四忧心忡忡地问,"县里能允许我们外乡人买地吗?"
林乔微微一笑,"所以我们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听说县里的义塾缺先生,我准备去试试。若能教书,地位就不同了。"
族人们惊讶地看着他。在这个读书人稀少的年代,能教书可是了不得的本事。
"哥,你什么时候会教书了?"林萱瞪大眼睛问。
林乔笑而不答。
夜深了,族会散去。林乔独自站在窑洞口,望着远处县城的灯火。青山县,这个曾经陌生的地名,如今承载着整个林氏家族的未来。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喜欢快穿局女员工请大家收藏:()快穿局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