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吴知青身边的小伙叫孙林,是村长的小儿子,贼喜欢吴小芳。
听说自打吴小芳下乡后,孙林就追在吴小芳屁股后面打转。”
“你消息挺灵通啊, 这都有人跟你讲。”苏沫心说孙婶子就没讲这事。
孙婶子只提醒苏沫注意哪些人,不要与哪人来往,躲着哪些人走。
这八卦倒是说的少了点。
“嘿嘿,我跟你讲。”刘三喜露出贼兮兮的表情,“只要你给村里小孩子几块糖,他们啥都会跟你讲。”
苏沫:.......这表情有点贱。
苏沫第一天上工就坐在地头与刘三喜聊天扯淡看乐子了。
活,那是一点也没干!
因为孙庄大队对知青管理松散,苏沫下乡的日子过的特别滋润。
一天花上两毛钱,上午下午的活都有干了,还是抢着干。
一个个干活可认真了,比自己的活都认真,绝对不会出现返工。
明明是下乡知青,苏沫愣是活成了监工,下乡一个星期不仅没瘦,还胖了一丢丢。
通过这段时间的闲聊,苏沫从刘三喜那儿可没少套话,从而让苏沫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前世的刘三喜生活环境很简单,勾心斗角的事少,行事方法也简单。
奉行的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你不惹我,我不惹你,和平相处。
你若惹我,不说血溅三尺,那绝对回以颜色。
刘三喜这人说扣门其实不然,这人只是不愿意让别人占便宜。
在这个吃亏是福的年代,刘三喜最喜欢做的就是祝别人福如东海。
如果你正常与刘三喜来往,不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刘三喜也不会让你吃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