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常与刘三喜来往,不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刘三喜也不会让你吃亏就是了。
这种性格其实挺好的,苏沫探知刘三喜的学问不浅,数理化说起来那是头头是道。
文化课历史课方面比较薄弱,有欣赏能力,没有创作能力。
从刘三喜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来看,苏沫猜测这人想躺平当咸鱼,那是真的一点活都不想干。
别人都想办法回城当工人,刘三喜却觉得现在的生活,还觉得挺好的。
现在可比当工人强多了, 自由还不累。
村民:我们累!
这天到了知青们休息的日子,知青院的知青沸腾了,纷纷收拾干净走出知青院。
有自行车的就骑自行车出门,没自行车的就去村口等着坐牛车。
苏沫属于有自行车的,所以她直接骑上自行车出门了。
在村口遇到了刘三喜,于是刘三喜蹭上了自行车。
看着苏沫的自行车,刘三喜挺羡慕的,他决定这次进城他就买辆自行车骑回来。
以前还想低调,从苏沫的身上刘三喜看出低调是傻子行为,自己享受到才是真好。
骑到半路,苏沫与刘三喜对调位置,刘三喜骑车载着苏沫往县城赶。
“今天我去回收站捡几本书,你要去吗?”刘三喜问。
“我想先去百货大楼逛逛 ,你自己去选书吧。”苏沫道。
刘三喜哦了一声,也没强求,刘三喜自己有秘密,也没那么想与苏沫同行。
“对了,我听说有人看上你了,想打你的主意。”刘三喜没头没尾的说道。
“谁啊?”苏沫反问。
“孙癞子,你知道孙癞子是谁吗?”刘三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