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正是大非川!”李隆基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大非川水土丰饶,宜牧宜耕。在吐蕃人手中,这里是最肥美的牧场,吐蕃三成牛羊骏马,至少有一成产自此地。若我大唐能收复大非川,无异于斩断吐蕃一条臂膀!”
然而,李隆基话锋一转,声音愈发铿锵:“然朕所谋者,不止于此。大非川沃野千里,若能开垦为良田,便可成为我大唐西进的粮仓与跳板。届时大军由此出发,越过积石山,直取逻些,必能一举平定吐蕃!”
大非川对富庶的大唐而言不过锦上添花。但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这里将成为插入吐蕃腹地的利刃。
一旦在此站稳脚跟,平定吐蕃指日可待。
自太宗朝起,平定吐蕃便是历代唐皇夙愿。
当年薛仁贵西征大非川,正是欲以此为基,剑指吐蕃王庭。可惜功败垂成,致使良机错失。如今,这个未竟的宏愿,正在李隆基眼中熊熊燃烧。
“爱妃可知,此番吐蕃举十万大军进犯河湟,孙波茹精锐尽出,大非川已成空!若哥舒翰能全歼来犯之敌,大非川便如探囊取物。届时只需攻破石堡城,这片沃土就将归入大唐版图!”
说到激动处,李隆基的声调很是高亢,充满兴奋,手掌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仿佛千军万马已随他的指尖奔腾而出,“朕志在四海,吐蕃必灭!如今良机就在眼前!朕的功业,必将超越历代帝王!”
就在这豪情万丈之际,一名太监冲入殿中:“陛下!定蕃大捷!斩首数万,我军正在乘胜追击!”
“胜了?”李隆基旋风般转身,一把夺过军报。目光扫过战报时,他剑眉骤然扬起:“好!此战斩敌两万,俘获三万,加上先前战果,吐蕃十万大军已折损七成!”
“恭喜陛下!天佑大唐!”高力士与杨贵妃齐声贺道。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李隆基非但没有喜色,反而将战报狠狠拍在案上,厉声道:“哥舒翰糊涂!朕要的不是这些数字!那残余的三万吐蕃军可有逃脱?”
李隆基深知,若让这三万残兵逃回大非川,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突然,李隆基猛地转向西北方向,眼中精光暴涨,“李乾你在哪呢?”
----------------
在河湟险峻的群山中,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密林深处急速穿行,这正是李乾率领的龙武军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