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研究了很多中药,用中药水配合洗发水洗头,发现依旧效果不大。
后来我因为一些事被“软禁”在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洗漱产品只有洗衣粉和牙膏。洗澡、洗衣服、洗头等等,都用洗衣粉,而且用的洗衣粉还是最便宜的那种。
我起初非常抗拒用洗衣粉洗头发,后来也就习惯了,洗到最后我发现我久久无法根治的头皮屑问题竟然好了。
还是那句话,“将下雨的权力交到卖雨伞的人手里,那雨就会一直下”。
好了,我们书归正传,继续写中医。
上文中写“茯苓四逆汤”处方时,采用的方式是“用中药材的象形说配合人身体与天地相同的理论”,这种方式是我师父晚年阶段教授我中医知识时常用的方式。
中医学最简单的学习方式是从药材的主治入手学中医,这也是现在常用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学习的结果是方子越来越大,用的药越来越多,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浅薄,最后会发展成“辨病论治”,然后中医就“制式化”了,什么病用什么药,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似清晰明了,一上手就抓瞎了。
第二种方式是从阴阳和五行为基础,配合药材的性味归经入手,这算是传统的中医学习方式,用这种方式学习的结果是治病时想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不自信,最后结果是“学医十年,不发一言”。
第三种方式是从“人身与自然一致”这一理论为基础,配合药材的象形以及性味归经入手,这算是“道医”的一种学习方式吧,用这种方式学习的结果是会变得神神叨叨,最后直接成别人眼中的“神棍”了。
这样看来,这三种学习方式没有一个是好的,哈哈哈……。
但是,任何方式只要对应的方向对了,那没有哪种是不好的,如果要捞钱,用极短的时间奔小康,那第一种学习方式是比较好的,逮住青蛙攥出尿来,一个处方最少二十味药,一付药最少一百块,只要来一个病人,起步就得三十付药,再推销一些保健的中药,哪个暴利推销哪个,在一个地方开三年中医诊所,周边青蛙的尿攥得差不多了,就换个地方接着开诊所,不出五年,有车有房有存款,生活直接奔小康。
如果要想着当一个所谓的“医者仁心的好医生”,那第二种方式是比较合适的,结果可能会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好医生,也可能会直接玩完,哈哈哈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是想着“以医入道”,那第三种方式比较合适,但第三种学习方式的起点比较高。悟性不好,学不到家的话容易“治死人”。悟性好学到家的话,容易赚不到钱,因为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有些人生病完全就是自找的,当你一眼看穿一个人时,你有时候会讨厌他,甚至是厌恶他,别说治病了,就是聊天都不愿意,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仙道没入进去,人道也没修好,一生混得一塌糊涂,临了会说“去他妈的医道,下辈子绝对不学中医”,哈哈哈。
有人会问,我本人学中医是以哪种方式学的,我可以很负责的说,上述三种方式都不是我学中医的方式,因为我学中医这条路本身就不是自己选的,是命运使然的,年少时学中医,完全是师父逼着学的,那时候的我净想着如何糊弄师父了。后来长大一点后,学中医是为了装逼,觉得别人治不好的病被我治好了,那直接逼格拉满,非常享受别人用崇拜的眼神看我。再后来生活变得乏味了后,研究中医完全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我学中医既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搏个好名声,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学到哪算哪,怎么舒服怎么学。
所以说,如果有读者朋友想学中医,我的建议是不要强求自己,《黄帝内经》等书籍看不懂就不要看,看不懂还看就是浪费时间嘛,也不要因为大家都说《伤寒》好,就拼命学习《伤寒》,将所有的病硬往《伤寒》上靠。
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种最轻松的方式学习,例如背几个常用且没有大的副作用的调理身体的处方给自己或者家里人调理一下身体,也可以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研究如何去做菜,因为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去做菜,做出来的菜非常好吃,其实中医理论不仅在中医学上有用,在生活中也是有用的,中医理论其实本身就是哲学,它可以指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在“干中学”,更要“学以致用”,怎样轻松怎样来,怎样合适怎样来,放慢一点,要求不要那么高,功到自然成……。
喜欢医武江湖请大家收藏:()医武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