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 第171章 刘徽:此番匈奴干得不错(第6页)

第171章 刘徽:此番匈奴干得不错(第6页)

没错, 人可是资源,有人就会有一切。否则大汉怎么会不遗余力的催生。

打了十几年的仗,打得人死伤无数。大汉朝不能只一味基建不管人。

对,没错,大宛国的人也好,别国的人也罢,想来都可以。听从安排就行。

刘徽拍板,让人开始统计大宛国的流民有多少。

统计之后,也是要跟大宛人讲清楚,进了大汉的国民,以后就是大汉的百姓,要守大汉的规矩。大汉会给他们分田分地,都要听从安排。不愿意的可以马上离开。

当然,进了大汉朝,不管想不想,有些规矩必须都要守。

大汉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自问守不了规矩,自从哪里来回哪儿去。

如今的大宛国民,国破家亡,四处逃窜都不断的被驱赶,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是大汉。

国破家亡或因大汉而起不假,但在最后能够收留他们的也只有大汉。

至少,在他们留在大汉的边境时,不像其他国家的人将士急于将他们赶走。

能够在大汉的边境留下,无人驱赶打骂,让大宛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生出,或许他们可以在大汉争得一席之地的想法。

随着大汉让人登记造册,道出一应要求。只求一处安身之地的人,只要大汉愿意收容他们,让他们不用再受战火之苦,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登记下来,人真不少。

“公主,至少有三万之数。他们之中有好些是没有粮食的。而且不公是大宛人。”无家可归,没有粮食。眼下的都已经是立夏时节,也没有办法开荒种粮。

人可以安排去做苦力,可是突然养三万人之数,不是小数目。一个闹不好是要出大事。

其中提及不公是大宛国人,刘徽一笑,倒以为好事。

崔询拿着名册交到刘徽手里,收不收人,得看粮食。

朝廷经过几次的战事,打得大汉的国库空得很。

刘徽在朔方城让人不断的开荒,确实有不少的收获,但那些粮食也不是不需要供应其他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