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在朔方城让人不断的开荒,确实有不少的收获,但那些粮食也不是不需要供应其他地方。
“河西今年的收成,应该可以养得起他们。把人收进来,让他们把各自的特长登记下来,我马上写折子送回长安。”人可以先安排,后续怎么把人弄到南边去,让人修渠去,得朝廷出这个面。
“如此,下官将人分别安排。”崔询有数,让三万人聚集在一起,怕是得要军队看守。分而治之。
刘徽叮嘱道:“凡事小心。各处兵马我已经下令让他们都看着点,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大汉的臣民永远是最重要的。刘徽对大宛他们一群闹不清是不是真心归顺的人,第一时间将心思放在大汉臣民这边。
安分的大宛人,将来会是大汉的臣民,但不会是现在。
不出刘徽所料,闹事的人不少。如何治人就用不着刘徽出面了。
在大汉境内,守大汉的规矩,这是许大宛国人进入大汉境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因而,触及于大汉律法者,依大汉律法处置。
偷东西,打架斗殴,一视同仁。
三天后,刘徽再不闻有人打架斗殴的事。
法治之道,如何以令民安心听话,刘徽软硬兼施,底下学会的人不在少数。
而大宛国那儿的情况,大宛让匈奴灭了。
灭了之后,匈奴派人前来,“未央长公主,大宛国都内的东西,匈奴一样都没有碰过。”
一来先跟刘徽表明此意,刘徽听着点点头道:“不错。盐已经备好。使臣既然来了,带回去给你们匈奴大单于,算是贺我们合作愉快。至于让匈奴休养生息的办法,在这里。”
灭以一国,匈奴之前不是没有那个能力,而是匈奴将西域各国都当成粮仓,让他们活着,变成匈奴只需要动手就能得到粮食的地方。
刘徽太过爽快,让匈奴使臣都有些担心刘徽会不会使诈。
谁让刘徽每次对付他们都用计,计计不重样,闹得他们匈奴每每提起刘徽都怕。
怕,可一想刘徽自从放回他们匈奴大单于后,虽然对匈奴还是不客气,至少没有哪一回把他们往死里坑。匈奴境内不安分的人想要对付刘徽,有些事大家各自心知肚明,这是没法避免。
这一回和大宛算计大汉的事,谁能想到消息会暴露在国都长安里,甚至是在刘彻这个大汉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