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 > 第286章 国际合作,开拓视野(第2页)

第286章 国际合作,开拓视野(第2页)

语言只是第一关。夏澜清楚,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青山村的茶文化转化为国际游客能理解的形式。她组织团队深入研究法国茶文化,发现对方更注重标准化和仪式感,与中国茶道的随性自然大不相同。

"我们不能完全迎合外国人的习惯,"夏澜在研讨会上强调,"但可以找到共通点。比如法国人喜欢记录每个产区的特色,我们可以强化'水浸茶'的地域独特性;他们重视可追溯性,我们就完善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记录..."

就在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时,一个意外惊喜降临。法国协会再次来信,表示将先派一个五人考察团来青山村实地调研,为首访做准备。

"一个月后到?"夏澜看着日历,心跳加速,"时间太紧了!"

全村立即进入"国际接待"备战状态。民宿升级卫生间设施,增设西式早餐选项;茶园开辟英文指示牌;连张德福老人的茶坊都添置了灭火器和急救箱,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最让夏澜头疼的是如何平衡"原汁原味"与"国际标准"。法国人期待看到的是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但完全原生态的旱厕和简陋设施又可能让外国游客难以适应。

"保持真实不等于固守落后。"夏澜在村民大会上解释,"我们要保留的是文化内核,而不是落后的生活方式。"

她提出了"内外有别"的改造方案:民居外观保持传统风貌,内部设施现代化;茶艺表演保留原汁原味的流程,但增加英文解说;餐饮提供中西合璧的选择,既展示本地特色,又照顾国际口味。

改造过程中,不少细节引发热议。李婶坚持茶点必须用传统猪油,认为"植物油没那个香",而夏澜担心外国游客的接受度。最终双方妥协——大部分保留传统,但准备少量橄榄油版本供选择。

张德福老人则对安全规范极度抵触:"我炒了一辈子茶,从没戴过什么'防护手套'!"

"张叔,"夏澜柔声劝说,"法国人看重这个。您就表演时戴一下,平时还按您的老法子来,行吗?"

老人嘟囔着勉强同意,但补充道:"那得是露指头的,不然摸不准火候!"

冬去春来,当茶树枝头冒出第一抹新绿时,法国考察团如期而至。领头的是协会副会长皮埃尔·杜邦,一位银发绅士,会说简单中文。另外四位分别是茶学家、文化学者、旅游策划和翻译。

夏澜穿着素雅的青色旗袍,用练习了无数遍的法语问候:"Bonjour, bienvenue à Qingshan!"(您好,欢迎来到青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皮埃尔眼前一亮,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回应:"夏女士的法语比我的中文好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