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国力和先进航海技术。他的航行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众人对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惊叹不已。
宝玉急切道:“林妹妹,如此伟大的航海壮举,必有佳作赞之。”黛玉稍作酝酿,吟道:
“《赞郑和》
宝船巨舰破重洋,浩渺烟波任远航。
七下西洋开壮举,多邦朝贡谱华章。
文明传播情无限,贸易通商路更广。
一代英豪垂史册,威名远扬世流芳。”
众人听后,对黛玉的才情更是赞叹有加。
这时,探春笑着说道:“林姐姐这几首诗实在是妙,把几位奇人写得生动又贴切。只是说起明朝,那徐霞客也算是个奇人,一生志在四方,游历名山大川,写出那部《徐霞客游记》,书中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地理资料。”
众人皆点头称是,惜春好奇问道:“探春姐姐,你既知晓徐霞客,可对他的事迹了解颇深?不妨说来听听。”
探春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徐霞客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从二十二岁起,他便踏上了漫长的游历之路。一路上风餐露宿,不畏艰险。他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却从未放弃。
像是攀登黄山时,那时山上积雪未化,山路湿滑,他便手脚并用,艰难攀爬,就为一睹那黄山奇景。还有一次在湘江遇盗,钱财衣物被洗劫一空,同行者皆劝他折返,可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锄头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 稍作休整后又继续前行。”
众人听得入神,对徐霞客的坚韧不禁心生佩服。宝玉更是激动,说道:“这徐霞客真乃世间奇男子,林妹妹,你快吟诗一首,也让我们感受下他的风采。”
黛玉微微点头,稍作沉思,轻启朱唇吟道:
《敬徐霞客》
心怀壮志走天涯,探秘寻奇意未遐。
沐雨栉风游五岳,餐霜宿露访千家。
山川胜景书中绘,地质奇观笔下划。
一部宏篇传后世,霞客英名绽芳华。
众人听罢,拍手叫绝,李纨笑道:“林姑娘这诗,真真把徐霞客的豪情壮志与非凡经历都写活了,可见林姑娘对他也是钦佩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