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轱辘杆子 > 第211章 风雨归途(第2页)

第211章 风雨归途(第2页)

画面中,李大勇带着十几个壮劳力正在清理民宿的淤泥,老支书指挥着一群妇女在合作社晾晒抢救出来的物资,连村里的周大爷都挽着裤腿在梨园里扶正倒伏的梨树苗。

"丫头,别累着自己。"沈雅琴心疼地说,"你这才回去几天啊,眼圈都黑了。"

梨叶抹了把汗:"姥姥,我没事。对了,李奶奶让我跟您说,她给您晒的梨干一点没糟蹋,都收在阁楼上了。"

王轱辘凑近屏幕:"老李,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李大勇闻声走过来,脸上还沾着泥点子:"老王啊,你放心玩你的。民宿这边损失是不小,但主体结构没大碍,收拾收拾就能重新开张。"

正说着,村支书也凑到镜头前:"轱辘啊,梨园我盯着呢,倒了的树能救的都救回来了。今年收成肯定受影响,但老树都没事,明年照样开花结果。"

看着村支书晒得通红的脸,王轱辘心里一暖:"大哥,您别太累着,注意身体。"

村支书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倒是你们,好不容易出趟国,别老惦记家里。"

挂断视频,王轱辘长舒一口气。约翰递给他一杯冰镇柠檬水:"情况好转了?"

王轱辘点点头:"乡亲们都在帮忙,比想象的好多了。"

约翰拍拍他的肩膀:"这就是农村社区的力量。我在墨尔本的农场去年遭遇旱灾,邻居们也是这样互相帮助的。"

当晚,王轱辘和沈雅琴商量后决定按原计划回国。梨生和艾米丽虽然不舍,但也理解父母的心情。玛丽特意烤了一个大蛋糕,约翰则拿出珍藏的威士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受最后的团聚时光。

"爷爷,太姥姥,你们真的要走了吗?"王思远抱着沈雅琴的胳膊不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雅琴摸摸孙子的头:"等放暑假了,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回青山村,太姥姥给你们做最拿手的梨膏糖。"

王青山拿出一幅画:"这是我画的咱们家,送给爷爷带回去。"

画上是青山村的景象:连绵的青山,金黄的麦田,还有他们家的老屋和梨园。虽然笔法稚嫩,但充满了孩子对家乡的想象和思念。

临行前一晚,王轱辘和约翰在后院长谈。约翰详细介绍了澳洲农业保险的运作方式,以及灾后重建的经验。

"王,如果你需要,我可以介绍几个农业专家给你。"约翰诚恳地说,"他们对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很有研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