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151章 慕容垂终于对外孙子拓跋硅动手(第3页)

第151章 慕容垂终于对外孙子拓跋硅动手(第3页)

慕容宝抱着竹简,只感觉那竹简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双手生疼。他本想说“儿臣看得懂”,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明白,父亲所说的“看不懂”,并非单纯指阵法,更是指人心——那些隐藏在甲胄之后的复杂心思,那些笑里藏刀的算计,自己确实还难以捉摸。

三日后,大军开拔之日,中山城的百姓几乎倾巢而出,涌上街头。老人们手捧酒碗,将酒洒在士兵的甲胄上,口中念叨着“早去早回”;孩子们则兴奋地追着队伍奔跑,手中挥舞着用麻纸制作的小旗;而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妇人们,默默站在街角,偷偷抹着眼泪,她们深知,自己的丈夫、儿子,或许此去便再难归来。

慕容垂伫立在城门楼上,凛冽的寒风吹得他白发凌乱,如同一蓬干枯的野草。他凝望着慕容宝的仪仗渐行渐远,那明黄的太子旗在黑甲的洪流中,显得格外醒目。内侍适时递上一件貂裘:“陛下,天凉了,披上吧。”

他却并未接过,只是死死盯着北方的天际线。那里的云层低沉,仿佛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去,告知信使,”他声音沙哑,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隔半个时辰报一次信,大军行至何处,遭遇何事,哪怕是路边的石头歪了,都要如实向我禀报。”

内侍微微一愣:“陛下,半个时辰一次,会不会太过频繁?”

“让你去便去!”慕容垂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若敢误了时辰,我定不轻饶!”

内侍吓得赶忙飞奔而去,城楼上只留下慕容垂一人。风卷着落叶,如无数尖锐的巴掌,狠狠打在他的脸上。他不禁想起自己十七岁那年,父亲慕容皝送他出征时的话语:“打不赢就跑,爹还等着给你娶媳妇呢。”那时的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洁白如雪,不像如今,连风中都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若我能再年轻十岁……”他喃喃自语,声音被风无情地吹散在空气中。校场边的老槐树又落下几片叶子,其中一片缓缓飘落在他的靴尖上,那叶子的纹路,竟与《太公秘书》里的行军图出奇地相似,弯弯曲曲,似乎早已注定了某种无法逃避的结局。

而此时的中军帐内,慕容宝正将《太公秘书》狠狠扔在案上,对着舆图大发雷霆。“父亲也太小题大做了,”他向慕容麟抱怨道,“不过一个拓跋珪,何必把狼牙营都派来?难道离了他,我就打不了胜仗?”

慕容麟不动声色地拿起那卷竹简,慢悠悠地翻看着,嘴角始终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陛下也是为殿下着想。毕竟拓跋珪在草原上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确实不可小觑。”他忽然指着“背水阵”那一页,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过依我看,这阵法倒是可以一试,说不定能出奇制胜。”

慕容轩在一旁听闻,眉头猛地紧皱。他刚欲开口反驳,却被林婉清用眼神制止——她的意思是“莫要争辩”。慕容轩看着慕容宝眼中那不加掩饰的兴奋,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寒意,仿佛参合陂的凛冽寒风,已然提前吹进了营帐,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不祥预感。

帐外,信使正策马扬鞭,向着中山城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滚滚尘土,仿佛隐藏着无数人的命运。而城门楼上的慕容垂,依旧凝视着北方,宛如一尊坚定不移的石像。他腰间的玉佩在风中来回晃动,玉佩上刻着的“燕”字,在暮色的笼罩下,渐渐模糊,仿佛即将被这乱世的滚滚尘埃彻底掩埋。

喜欢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请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